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莱州新闻 正文
2016年2月25日在莱州市第十七届
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
莱州市代市长于 宁
各位代表:
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一、转调发展、奋发有为的“十二五”
“十二五”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,也是经济社会建设成就辉煌的五年。五年来,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在中共莱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,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,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以建设市强民富、宜居文明的新莱州为目标,统筹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,较好地完成了“十二五”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目标,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。
——过去五年,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,综合实力显著增强。五年来,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困难和挑战,高点定位,加压奋进,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,综合实力在“三个坐标”中稳步提升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迈上500亿元、600亿元、700亿元三个台阶,2015年达到717亿元,年均增长10.8%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4亿元增加到57.3亿元,五年翻了一番多,年均增长19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亿元镇街达到8个,其中过5亿元的1个、过3亿元的2个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5亿元,是“十一五”期间的1.8倍,年均增长13.7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17亿元,是“十一五”期间的2倍,年均增长14.3%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356亿元增加到593亿元,贷款余额由143亿元增加到266亿元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.1万元提高到3.6万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.1万元提高到1.7万元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、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序中均前移到第33位。成功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。在烟台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,始终保持各县市区前列。
——过去五年,我市大事要事相继突破,发展层次实现跃升。五年来,我们团结依靠全市人民,相继突破了一些大事要事,奠定了长远发展基础。克服权属复杂、历史遗留问题多、资金压力大等困难,两年时间完成滨海起步区20平方公里土地收储、设施配套,打开了支撑莱州中长期发展的广阔空间,在谈、在建过亿元项目24个,总投资超过400亿元,其中总投资75亿元的粤商前海产业新城、15亿元的神亚锂电池自动化设备制造科技园开工建设。大项目建设实现突破,五年累计开工过亿元项目255个,培育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。我市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项目——华电国际莱州电厂一期工程建成发电,二期工程获得核准;莱州港建成黄三角区域首个10万吨级泊位,万吨级泊位增加到12个,港口吞吐量由202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。对外影响进一步扩大,“四德工程”被中宣部确定为重大典型在全国推广,实现省级文明城市“四连冠”,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资格,李登海同志成为全国时代楷模,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,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,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、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、全国法治城市、全国文化先进市等22个国家级、27个省级荣誉称号,全方位彰显了莱州“市强民富、宜居文明”的良好形象。
——过去五年,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,质量效益稳步提升。五年来,我们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加快转方式调结构,三次产业比例由10.6:58.9:30.5调整为9.5:52.1:38.4。“工业强市”稳步实施,五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07亿元,是“十一五”期间的1.8倍,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到370家,总数居烟台各县市区首位。黄金、机电、建材、能源等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提高到82.5%,支撑作用明显。服务业发展全面推进,新增4A级景区1家、3A级景区3家,云峰山成为继泰山之后全国第二座“中国书法名山”,郑文公碑成为全国首个“中国书法名碑”,成功举办首届“云峰奖”全国书法作品展、第六届中国月季花展。临港物流园区成为省级重点服务业园区,莱州至昌邑输油管道贯通投运,临港液体化工品仓储能力增加到160万立方米。我市首个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——朗湖国际广场主体完工,文峰物流园一期、万通小商品城、温州五金机电城建成启用,消费市场日趋活跃。引进7家市外银行入驻我市,莱州农商行成功“走出去”设立市外金融机构5家,成立总规模3亿元的转贷引导基金,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。农业效益稳步提升,粮食生产连续丰收,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,新增烟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24家,“三品”认证基地扩大到72万亩,我市被确定为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”。完成水库除险加固31座,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。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现场视察了我市现代渔业发展情况,并给予高度评价。全省“海上粮仓”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,推广了我市经验。
——过去五年,我市创业创新成果丰硕,改革开放不断深化。五年来,我们积极引导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,扎实推进各领域改革,全面扩大对外开放,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。出台鼓励企业加快发展、市场主体培育等一系列扶持意见,全面推行商事制度改革,降低创业门槛,激发了大众创业热情,五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.8万户,年均增长52.5%,总数达到5.5万户,民营经济注册资本达到437亿元。科技创新和品牌带动战略深入实施,高新技术产值达到473亿元,新创建烟台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处,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3项,新增中国驰名商标7个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个、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40个。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,政府机构改革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、财政体制改革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均取得预期成效。沙河镇省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扎实推进,在全省率先完成镇级权力清单、责任清单编制。对外开放纵深推进,创新招商方式,成功举办全国工商联知名企业家莱州行、友好省市工商联企业家莱州行等大型招商活动,与西班牙拉雷多市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,全方位推进深层次对外开放。五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7.8亿美元,是“十一五”期间的2.1倍;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8亿美元,是“十一五”期间的2倍,外经贸工作始终保持烟台各县市区前列。
——过去五年,我市基础设施完善提升,城乡面貌深刻变化。五年来,我们始终坚持群众导向,科学安排、统筹推进城乡建设,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0%。城市宜居水平明显提高,新建改造北苑路、文光路等城区道路31条和背街小巷19条,完善了“七纵七横”的城区路网。高标准实施了市民之家、掖县公园、河套湿地公园、中心商务区公园等重点工程,新增绿地广场15处,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更多休闲运动场所。完成城市污水、垃圾处理、供热系统、燃气供应、公交班车升级改造。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,疏港高速公路、华电疏港铁路竣工通车,完成海莱线、小莱线、柴莱线、莱虎线等17条干线公路改扩建和大中修,争取实施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项目,新建改造国省道、县乡路、农村公路1722公里。加大水利保障力度,完成涉及17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,组织实施南水北调配套、小沽河调水等一系列水利工程,成功调引黄河水,提高了应对连续干旱、保障饮水安全的能力。加快城乡电网升级改造,新建续建110千伏以上变电站6座,年网供电量由25亿千瓦时提高到33亿千瓦时,电气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。狠抓造林绿化和森林防火,新增造林面积11.9万亩,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.7%,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。高标准实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,建成生态文明示范村420个,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“全覆盖”。持续开展镁石、石材、废塑料等结构性污染行业专项整治,关停、取缔各类污染企业260家,淘汰黄标车1.4万辆。广大群众在城乡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。
——过去五年,我市民生保障持续加强,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五年来,我们立足改革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,建立完善民生投入自然增长机制,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14亿元,年均增长22.8%。统筹城乡就业7万多人,社会保障人数突破80万。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40元提高到540元,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700元提高到3600元。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4200元提高到7800元,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到4400元,市社会福利中心建成启用,新建扩建镇街敬老院19处。残疾人康复、就业、帮扶工作全面加强。爱心捐助资金连年居烟台各县市区首位,累计向各类困难群体发放救助金和补贴7.1亿元。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394套,发放廉租补贴2378户。完成市人民医院、中医院、妇幼保健院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,新建改造镇街卫生院19处、农村标准化卫生室508处,市人民医院、中医院成功跻身三级医院行列,累计为群众报销医疗费用25.6亿元。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,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8%以上,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。投资6.4亿元,新建改造校舍45万平方米。在烟台各县市区率先实现农村校车服务、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校服、镇街公办中心幼儿园和职业学校免除学费“全覆盖”。教育教学水平稳居烟台各县市区首位,五年本科首榜上线6937人,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职业教育全面发展。镇街综合文化站、农村文化大院基本实现“全覆盖”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,狠抓隐患查改和监管体系建设,保持了安全稳定大局。在烟台市组织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,我市6次位居各县市区首位。统计、史志、档案、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妇女儿童、双拥共建、民兵预备役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。
——过去五年,我市民主法制日益加强,政府效能显著提升。五年来,我们始终牢记为民宗旨,坚持依法行政,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,主动接受市人大、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,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、政协委员提案1186件,代表和委员满意率保持较高水平。落实民主集中制和政府议事规则,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,顺利完成了“六五”普法和第10、11届村委会换届选举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、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,查改了一批“四风”和“不严不实”问题,有效推动了作风转变、工作落实。大力简政放权,取消行政审批事项83项,在烟台各县市区中率先编制公布“四张清单”,部门行政权力总精简率达到52%,行政效能显著提升。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,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严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。强化审计、监察监督,深入开展政风、行风评议活动,严格落实政府采购、工程招投标、土地招拍挂等制度,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纠力度,进一步优化了政府形象。
2015年,是“十二五”规划的最后一年,也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、各种困难矛盾进一步显现的一年。一年来,我们始终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,全力招商引资,狠抓项目推进,全市经济稳中有进、稳中提质,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.5%,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.4%,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.9%,实际使用外资、外贸进出口保持稳定。一批事关莱州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,莱州港10万吨级航道、15万吨级泊位工程纳入中海外集团“十三五”建设规划;滨海高等级公路(G228丹东线)莱州段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完成,为2016年全面开工奠定了基础;大莱龙铁路升级改造通过专家评审,确定在我市预留3个站点,并把莱州港疏港铁路纳入了整体升级改造方案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、财税收入增幅回落等困难,千方百计筹措资金,及时足额兑现各项民生政策,全年用于民生事业的支出达到32.7亿元,比上年增加5.6亿元,增长21%,高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11个百分点,直接受益群众30多万人,展示了市委、市政府执政为民、发展为民的责任担当。
各位代表,过去五年,是莱州历史上发展最快、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。经历了“十二五”时期的丰富实践与磨砺锻炼,今天的莱州,经济更加繁荣,社会更加和谐,环境更加优美,人民更加幸福。成绩来之不易,这是中共莱州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市人大、市政协和各级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,是全市人民团结一心、奉献实干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全市人民,向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离退休老干部,向所有关心、支持莱州发展的各界朋友,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,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发展规律的认识,也为莱州今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:一是必须抓牢发展、坚定转调。发展是第一要务,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,只有始终抓牢发展,加快转调,才能不断提升我市的综合实力,为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奠定坚实基础。二是必须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。改革是最大红利,开放能释放活力,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,才能激活内力、引进外力,汇聚推动莱州发展的新动力。三是必须锤炼作风、真抓实干。作风建设永无止境,只有不断纠正“四风”,践行“三严三实”,才能锤炼一支想干事、能干事的干部队伍,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。四是必须以人为本、执政为民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只有始终坚持群众导向,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,开创共享发展成果、共建和谐莱州的新局面。
在总结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: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,缺少能拉动全市发展的大项目、好项目,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,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;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,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,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艰巨;区域发展不够平衡,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,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还需要改善,民生投入仍需加强;部分机关工作人员作风不实、效率不高,等等。对于这些问题,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,认真加以解决。
二、奋力实现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宏伟目标
今后五年,是我市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率先走在前列的关键阶段。展望“十三五”,尽管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、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,我市发展也面临诸多压力挑战,但同时也要看到,随着国家“一带一路”、中韩自贸区、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、“蓝黄”两区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,我市将迎来政策叠加、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。只要我们坚定信心,抢抓机遇,团结拼搏,一定能谱写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!
“十三五”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: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、政府和中共莱州市委的决策部署,紧紧围绕市委“一三五七”总目标,坚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以自主创新、改革开放为动力,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,统筹做好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,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省和烟台市前列。
(一)坚持创新发展,着力提高质量效益,建设产业优化、经济繁荣的实力莱州。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,加快转方式调结构,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、工业做大做强、农业稳步提升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,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,成为烟台北部经济隆起带的重要支撑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低于烟台市平均水平,重点实现“三个迈进”,即地区生产总值向千亿元迈进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向百亿元迈进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向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迈进。
(二)坚持协调发展,着力推动城乡统筹,建设区域协同、融合发展的和谐莱州。坚持区域协调、城乡一体、融合发展的思路,统筹推进城乡建设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,提高城市治理能力,以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,高标准实施一批城建重点工程,完善“一主三辅多点支撑”的空间布局。加快镇村建设,统筹推进镇村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一体化,着力打造一批经济强镇、产业强镇。强化重大基础设施支撑,完成滨海高等级公路(G228丹东线)莱州段、莱州港扩建、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、董家口至莱州一级路等工程,加快推进环渤海高铁、城际铁路前期工作。到2020年,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,城市人口达到46万,城镇化率达到55%。
(三)坚持绿色发展,着力改善生态环境,建设环境友好、生态宜居的美丽莱州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,牢固树立节约、集约、循环利用的资源观,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、用海,严守耕地红线,严打违法违规用地、用海及违章建设行为,维护科学有序的国土资源秩序。坚持不懈抓好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,加大节能减排和造林绿化力度,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,筑牢生态安全屏障,建设生态文明乡村,打造青山常在、绿水常流、空气常新的“美丽莱州”。到2020年,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%,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上级要求范围内。
(四)坚持开放发展,着力推进双向开放,建设内外联动、蓬勃发展的活力莱州。强化对外开放在兴市、强市中的重要作用,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,深入推进产业、市场、企业、园区、城市“五个国际化”。抢抓“一带一路”、中韩自贸区建设等重要战略机遇,坚持“引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并举,推进双向开放,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。加快滨海起步区建设、招商,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,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。到2020年,五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以上,实际使用外资10亿美元以上,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1%。
(五)坚持共享发展,着力增进民生福祉,建设保障健全、文明和谐的幸福莱州。全面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基本方略,提前实现现行省定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。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。鼓励创业促进就业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实施全民参保计划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。优化收入分配格局,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。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。加强安全生产、社会治安和公共管理工作,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、幸福感和满意度。
各位代表,蓝图已经绘就,关键在于落实。站在新起点,我们要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,抓牢、用好重要战略机遇,主动顺应全市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,进一步解放思想,提标争先,振奋精神,真抓实干。我们坚信,有五大发展理念的正确指引,有中共莱州市委的坚强领导,有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,一定能再创莱州跨越发展的新辉煌!
三、脚踏实地做好2016年政府工作
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年,也是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的起步年。市政府将紧紧围绕市委“坚持一个定位、实现四个强化”的工作思路,定标明责,狠抓落实,确保实现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%左右,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%左右,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%左右,实际使用外资适度增长,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,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%左右,城市居民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%和9%左右,安全生产、节能减排等控制性指标均达到上级要求。需要强调的是,这些指标增幅都是底线目标,在具体落实中,要力争超额完成。
(一)聚力滨海,招大引强,在积蓄发展后劲上提升突破。滨海区域是支撑我市中长期发展的最大潜力空间,实施滨海开发是市委、市政府着眼长远、立足市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,必须举全市之力重点突破。
突出滨海招商主题。发挥起步区的招商引资“主阵地”作用,落实起步区招商管理办法,精心组织“大走访”、“知名企业家莱州行”等招商活动,年内新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,带动全市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。加快推进粤商前海产业新城、恩源科技电子商务总部基地、神亚锂电池自动化设备制造科技园等起步区内在谈、在建的24个过亿元项目,打造滨海项目集聚区、发展先行区。优化起步区营商环境,投资1.8亿元,完成6条道路硬化、绿化、亮化,完善供水、供电、燃气、污水处理等设施,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。支持金仓街道创新思路,探索民办公助等方式完善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。
完善滨海基础设施。扭住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事关区域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,全力攻坚突破,支撑滨海开发。按照一级路标准,全面开工总投资15亿元、全长56公里的滨海高等级公路(G228丹东线)莱州段工程,贯通我市滨海区域交通大动脉。加快推进莱州港10万吨级航道、15万吨级油品泊位立项审批工作,积极推进海上30万吨原油过驳业务,开工华电2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,港口吞吐量突破5500万吨。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大莱龙铁路升级改造、莱州港疏港铁路建设前期工作,争取尽早开工。开工总投资84亿元的华电国际莱州电厂二期工程,新建2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,年内完成投资17亿元。全面建成启用总投资2.9亿元的南水北调配套南线、北线系列工程,夯实城市水源“双保障”,从根本上解决我市靠天吃水的问题。
壮大滨海产业组团。根据“五大组团”的产业特色、功能定位,引导项目分类集聚,推动滨海产业组团错位发展、膨胀规模,年内“五大组团”开复工过千万元项目110个,占全市总数的比例提高到55%以上。以“五大组团”为带动,狠抓项目开复工,年内全市开复工过千万元项目200个,其中过亿元项目96个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以上。完善重点项目包保考核机制,继续实施“三·二〇”工程,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。主动对接国家“一带一路”、中韩自贸区、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、“蓝黄”两区建设等重大战略,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,建立项目储备库,力争更多项目获得上级资金、政策支持,年内争取各类无偿资金2亿元以上。积极探索PPP等项目建设新模式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、养老、教育等项目建设,拓宽融资渠道。
(二)加快转调,优化结构,在提高质量效益上提升突破。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。切实转变工作指导,积极引导投资向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,努力打造结构合理、特色鲜明的莱州经济“升级版”。
转型发展新型工业。坚持传统产业升级、新兴产业培育“双轮”驱动,全年开工重点工业项目84个,进一步巩固工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的主导地位。按照“抓产业促发展”要求,制定传统产业调整振兴计划,突出抓好三大金矿技改等重点技改项目,支持鲁达、宏泰、莱工等重点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,实施扩能改造,推动机电、黄金、建材、能源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、拉长链条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大力培育新兴产业,加快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园、悦龙海洋高压胶管、明宇电动叉车、洪力达智能搬运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项目,带动通用航空、海工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形成规模,年内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%以上。主动对接“工业4.0”、“中国制造2025”,加快“智慧莱州”建设,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。
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。繁荣商贸流通业,加快中心商务区建设、招商,培育产业孵化、转型升级、创业创新的新平台。争取万达广场尽早落地,确保大润发超市正式营业。加快鼎峰瑞莱城市综合体、商业中心建设,鼓励百大、利群、家家悦等商业集团向镇村延伸,繁荣城乡市场,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40亿元。发展现代金融业,积极引进市外金融机构,活跃金融市场。支持莱州农商行加快“走出去”步伐,建设区域性总部银行,年内新设立市外金融机构6家,打造金融市场的莱州品牌。加强金融监管,防范金融风险。培育特色旅游业,启动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创建,加快推进东海神庙复建、海湾四季欢乐世界、芙蓉岛海钓基地等项目,精心组织中韩城市帆船拉力赛、世界攀岩大赛、中美武术对抗赛等特色活动。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,打造完善2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、13处特色村,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农业培育融合发展。鼓励发展电子商务、科技信息、文化产业、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。年内,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突破40%。
提升发展现代农业。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,鼓励发展农村电子商务,推动农业从注重生产向生产、经营并重转变,提高产出效益。稳定粮食生产,确保粮食安全。支持种苗产业做大做强,巩固果蔬、水产、畜禽、花卉等优势产业。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,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专业大户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,年内新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、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,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10万吨。加大农业新技术、新品种推广力度,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,新增“三品一标”基地3万亩。依托莱州湾生态海洋牧场等重点项目,深入推进“海上粮仓”建设,抓好省级渔港经济区试点。推进涉农资金整合,建好高标准农田,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。扩大生猪保险、粮食保险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和规模,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。加大农机购置补贴争取力度,提升农机装备水平。
(三)鼓励双创,内外并举,在增强发展活力上提升突破。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是应对经济下行的重要手段,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是推动发展的活力源泉。坚持创业创新、改革开放一起抓,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鼓励创业创新。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,积极引导“个转企、小升规、规改股、股上市”,推动各类市场主体铺天盖地发展。大力推行“三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登记制度,全面落实国家税费减免政策,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收费,降低创业门槛,帮助中小微企业站稳脚跟、加快发展。鼓励规模以上企业通过技术改造、兼并重组、上市融资,膨胀规模、扩张发展,年内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60亿元以上,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000户、民营企业1000家,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1家,力争在企业上市、“新三板”挂牌方面实现新突破。强化创新引领,积极引进国家“千人计划”高层次专家人才,加快实施“蓝黄”人才工程,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,建设创新平台、产业联盟,扶持创客空间、创新工场等孵化器建设,年内新申报烟台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、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家,提升持续创新能力。
抓好改革攻坚。扎实推进关键领域改革,汇聚改革力量,释放改革红利。狠抓简政放权,重点推进行政审批、投资审批、职业资格、收费清理、商事制度、科教文卫体等重点领域改革。优化政务服务,加大“三集中两到位”推进力度,力争审批项目集中办理率达到100%。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,认真落实校长职级制改革、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基础教育改革措施。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,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养老保险制度。深化财税和融资体制改革,抓好转贷引导基金运作,更好服务企业发展。按照上级部署,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、沙河镇省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,扎实推进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、公务用车改革、不动产登记改革,确保按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。
扩大对外开放。全面落实上级和我市出台的外经贸促进措施,对年外贸进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30家外贸企业重点扶持,促进外贸稳定增长。组织100家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,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,开拓国际市场,扩大市场份额。发挥黄三角龙头港优势,鼓励在莱州港开展仓储、中转业务的外地企业在我市注册公司,积极发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和保税物流业务,力争中化工集团1000万吨原油进口配额尽早落地,多渠道扩大进出口规模。年内,实现外贸进出口20亿美元以上。加快外资项目调度推进,重点抓好10个投资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,促进项目早落地、外资早到账。创新外资利用思路,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增资扩股、实施境外上市。年内,实际使用外资1.9亿美元以上。
(四)倡树文明,保护生态,在打造宜居环境上提升突破。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。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、新要求,坚持立足市情、集约发展,在统筹上下功夫,在重点上求突破,走有莱州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。
打造文明城市。以“全国文明城市”创建活动为契机,加大投入力度,完善城市功能,提高城区宜居文明水平。强化规划引领,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,启动“海绵城市”、“地下管廊”规划,严格按照规划布局工程,维护规划的刚性。加强公共设施建设,免费开放市民之家,继续推进福禄山公园、掖水公园续建工程,实施莱州广场升级改造,开工建设全民健身中心、云峰北路健身长廊,贯通改造文运街、坊北路、南苑路等城区道路,狠抓背街小巷整理,完善环卫、照明、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。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,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去库存,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。狠抓城市管理,建成启用城东新热源,加强供气、供水保障,新建城区市场3处,规范集贸市场、沿街摊点设置,严查乱搭乱建、违章建筑等行为,规范物业管理,整治城中村、城郊村秩序,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,维护城市文明形象。
建设生态乡村。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为抓手,统筹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。实施206线、夏土线、连接线、水夏线、莱战线等道路大修改造,完成县乡路安全整治400公里,争取文三线、三城线大修改造列入上级计划,改善群众出行条件。启动王河全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编制,完成赵家水库除险加固,开展高效节水示范县项目,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.4万亩。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,完成2处35千伏工程,实施农村电网技改、大修、改造项目145个,提高农村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,扎实推进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、生活污水集中处理、村庄“五化”建设,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。年内,新建生态文明示范村140个,实现农村亮化“全覆盖”。
保护资源环境。加强国土资源管理,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,启动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,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。坚持集中集约用地、用海,积极稳妥开展海域使用审批、流转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、非法盗采资源等行为,维护良好的国土资源使用秩序。继续开展镁石、石材、废塑料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,依法关停、取缔不达标企业。强化建筑扬尘、秸秆焚烧整治和燃煤小锅炉淘汰,改善空气质量。加强水源地保护,严禁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新上企业,保障水源地安全。实施城郊森林、生态廊道、荒山造林、沿海防护林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,加强森林防火能力建设,提升生态承载能力,新增造林面积3万亩。
(五)强化保障,改善服务,在共享发展成果上提升突破。坚持群众导向,持续加大社会保障、公共服务、社会治理力度,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。
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,重点在保障基本、提高标准、扩大覆盖上下功夫,全年安排民生财政资金39.5亿元,比上年增加6.8亿元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全年新增城乡就业1.2万人。继续提高低保、五保、医保标准,社会保障总人数达到82万人,努力实现“应保尽保”,让困难群众及时得到帮助和关爱。加快养老机构建设,新建老年公寓2处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处、农村幸福院20处、邻里互助点50个,提高无固定收入高龄老人住院费医疗补助比例。加大残疾人康复、就业和帮扶力度,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。扎实开展精准扶贫,年内帮助4768名群众脱贫。推动89000民生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,提高便民利民服务水平。
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,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,积极化解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;深入推进素质教育,促进各学段教育均衡发展;抓好校舍安全、校园安全、校车安全和学生饮食安全,继续落实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校服和中职学生免除学费等惠民政策。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,支持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晋升等级,提高骨干医院发展层次。加大先进诊疗技术引进、应用,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应用平台建设,实现市内医疗卫生服务“一卡通”。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,促进人口均衡发展。繁荣文化体育事业,完善市镇村三级文化网络,实施文化惠民“五个一百”工程,新增体育设施“村村有”村庄36个。
提高社会治理实效性。继续开展“法治莱州、平安莱州、和谐莱州”三城联创。大力推进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,严查严打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,增强群众安全感。启动“七五”普法,大力营造全民学法、守法、用法的浓厚氛围。强化底线思维,落实“六个坚守”。卡实安全生产责任,扎实开展隐患查改、打非治违,提升安全保障能力,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。强化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,积极创建“国家食安城市”,确保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成立消费者投诉举报和维权中心,严查无证经营、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,维护市场秩序。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,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。统筹做好妇女儿童、外事侨务、民族宗教、史志档案、双拥共建、民兵预备役工作,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。
(六)提速增效,依法履职,在建设有为政府上提升突破。深入开展“作风建设深化年”活动,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成果,维护为民、务实、清廉的政府形象。
强化执行抓落实。大力倡树“说一句,算一句,句句算数;干一件,成一件,件件成功”的工作理念,对上级的工作部署、市委的决策事项和人大的决定决议,以“抓铁有痕、踏石留印”的作风,狠抓落实,提高效率,不折不扣执行到位。对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实行效能督查、效果核查、责任倒查,以查问效,切实解决干部“慵懒散、不作为、乱作为”等问题。启动新政务大厅建设,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,优化市长公开电话、阳光政务热线、阳光对话等办理流程,不断提高政府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。
依法行政严规范。严格按照行政权力清单行使职权,简化办事环节,缩短办理时限,限制自由裁量权,切实做到“法无授权不可为”。严格遵循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,继续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,确保各项决策科学有效、依法依规。推进执法重心下移,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,真正实现公正、文明执法。加强政务公开,自觉接受人大、政协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,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、政协委员提案。
转变作风守规矩。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作风建设“新常态”,推动工作作风持续好转。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,问需于民,问计于民,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、难点问题。认真办理为民服务实事,提高群众满意度。严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,认真开展政府系统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。自觉落实中央“八项规定”精神,厉行节约,反对浪费,降低一般性支出。教育广大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在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上身体力行做表率,树立良好形象。
严以律己保廉洁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、同部署、同落实,以实际行动抓好班子、带好队伍。严格执行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等各项规定,认真遵守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,清清白白做人,干干净净做事。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,筑牢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。加强对政府投资、产权交易、民生资金使用等审计监督,坚持有腐必反、有贪必肃,努力维护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。各位代表,风劲潮涌,自当扬帆破浪;任重道远,更需策马扬鞭。让我们在中共莱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,只争朝夕、真抓实干,务实落实、埋头苦干,为加快建设市强民富、宜居文明的新莱州而努力奋斗!
来源:胶东在线莱州频道 作者: 2018-09-30 14:31 [ 责任编辑: 葛唤唤 ]猜你喜欢
- 2023-02-21 转让莱州市中心营业中宾馆
- 2023-02-21 莱州众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英才招聘
- 2023-02-21 莱州市开发区轩铭机械高薪急招刹车盘清洗线壮工数名!
- 2022-11-08 莱州北关四间平房出租
- 2022-11-08 莱州三院东邻房屋出租
- 2022-11-08 莱州北关四间平房出租
- 2022-11-08 莱州美团外卖招聘
- 2022-11-08 莱州美团外卖送餐员
- 2022-05-02 莱州永尚招聘
- 2022-05-02 出租莱州市鼓楼街阳光服饰城25平米地上商铺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- 2023-09-30招聘半日钟点工女保姆一名
- 2023-09-30莱州富雅沙发厂招聘包装工、缝纫工
- 2023-09-29招聘电动汽车销售人员数名,售后维修工数名
- 2023-09-29销售不出差
- 2023-09-29诚聘机加工数名
- 2023-09-29招普工,270一天,招装卸工和质检
- 2023-09-29诚聘办公室女文员
- 2023-09-29音频主播
- 0℃未命名
- Translated Into English
- 信息搜索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